新国标明确禁用“零添加”!消费者终于不用再“雾里看花”
来源:安博app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:2025-04-22 21:17:29
国家卫生健康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,明确禁止使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。
2.此举旨在净化市场环境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帮助消费者建立科学的食品认知体系。
3.然而,新标准的实施仍需消费者、监管部门和企业一同努力,消费者需关注成分列表而非单一宣传语,监管部门需加强市场巡查和监督。
4.除此之外,新标准还要求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标签里标示含量,致敏物质需强制标示,婴幼儿相关食品标准需进一步细化。
3月27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。其中明白准确地提出,不允许再使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。这一新标准引发网友热议。(据3月27日央视新闻)
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浪潮中,企业为了脱颖而出,占据更高的市场占有率,纷纷在营销上下功夫。食品包装上五花八门的宣传语,令人眼花缭乱。尤其是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标榜“健康”“纯天然”的字眼,成为不少商家吸引顾客的法宝,能够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,让我们消费者感到十分迷茫。
但是,这些标签背后隐藏的真相,往往并不如宣传的那么纯粹。因为“不添加”的说法,只是对于生产的全部过程的描述,与最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。此前,也常有新闻报道,标注了“0蔗糖”的饮料,其实含有大量糖分,消费者买来喝本是为了健康,但其实根本也达不到预期目的;还有些声称配料表干净,标榜“零XX”的食品,其原料里就不存在也没必要存在某种成分,比如蔬菜制品强调“无胆固醇”,完全是正确的废话,纯粹是为吸引眼球,自抬身价,这也让我们消费者有一种被套路、被忽悠的感觉。这种随意标注“零添加”的标签乱象,加剧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,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。
国家新标明确禁止使用这类标签,无疑是切中要害的,对食品市场混乱宣传的有力回应,为广大购买的人揭开了一层重要的信息迷雾,更是净化市场环境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。首先,不再让铺天盖地的“零添加”混淆视听,有助于消费者建立更为科学的食品认知体系,不再被片面宣传所左右,能更理性地根据食品的真实成分做出选择;
其次,从长远来看,新标准的树立和扎根,能促使食品企业放弃花里胡哨的经营销售的策略,转向以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创新为核心竞争力,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;
最重要的是,新标准的实施也代表着,消费的人在面对虚假宣传时将拥有更有力的法律武器,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因误导性信息导致的消费纠纷,提升整体的消费满意度。
新国标刚刚发布,就已经有网友列出了一长串曾经使用“零添加”做宣传的知名品牌,发出了“你们该怎么去办?”的灵魂拷问,而此前因为“千禾0”商标备受争议的千禾味业,也迅速表态称:十分支持新规的落地,新规过渡期为2年,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。听其言还要观其行,相信网友一定会监督到底。
而在这两年的过渡期内,消费者也应该透过新规看本质,正确、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,不要过分追捧“0添加”之类的营销标签,要善于从成分列表而非单一宣传语去判断食品安全质量,满足自身需求。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市场的巡查和监督,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,确保新规有效落地,此外,进一步细化规定,制定处罚细则,明确过渡期内的具体操作指南,对于指导企业整改、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言,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明确、统一、严格的国家标准,是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基石。此次食品安全领域发布的众多国家标准中,除了对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用语禁用之外,还有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,需在标签里标示含量;致敏物质需强制标示;婴幼儿相关食品标准需进一步细化;强制标示内容增加饱和脂肪(酸)和糖等针对性,实用性很强,民众关切度很高的内容,这不仅是对市场乱象的重拳出击,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食品安全和民众健康的强烈关切。
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,是民众内心最牵挂、最关注的安全底线。希望新标准能够尽快落地生根,让标准成为红线,让结果切合标准,让食品安全的防线更牢固,让食品安全保障水准不断提升,合理营造透明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,让大家的每一口食物都能吃得放心安心。
上一篇:双欣环保:打造全球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企业
下一篇:2月8日起面包糕点中禁用这种防腐剂仍有部分产品含该成分